熱軋或擠壓前的鑄錠加熱可以保證熱軋或擠壓時所需的高溫塑性,降低變形抗力、消除鑄造應力、改善合金的組織狀態和性能。
確定加熱溫度時應考慮合金品種(合金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想組成和特點)、高溫塑性和變形抗力、鑄錠規格及設備條件等。加熱的上限溫度一般相當于合金熔點(K氏溫度)的80%~90%,終軋溫度一般應控制在合金熔點的60%~70%。根據合金成分的不同,加熱時間包括升溫及均熱時間,應根據加熱溫度、鑄錠規格、爐子結構和實際爐況等因素綜合考慮。在保證鑄錠溫度均勻、熱透的前提下,盡量縮短保溫時間。保溫時間一般為l~3 h。
鑄錠加熱爐根據加熱源的不同,可分為燃氣、燃油的火焰加熱爐和電加熱爐;電爐又分為電阻爐和感應爐兩類。電阻爐與火焰爐相比,主要優點是爐溫易于調整控制,加熱質量好,但其生產成本較高,加熱速度不如火焰爐快,一般用于小直徑鑄錠加熱。
熱軋前的扁鑄錠加熱爐主要有步進爐、環形爐、鏈帶式爐、推桿式爐、箱式爐等。在現代熱軋生產中,熱軋前的鑄錠加熱廣泛采用步進式火爐加熱爐。
熱擠壓前圓鑄錠和擠壓坯料的加熱爐主要有斜底式爐、環形爐、中頻感應加熱爐、工頻感應加熱爐等。斜底式加熱爐一般用于直徑250 mm以下的鑄錠加熱。環形加熱爐生產率和熱效率較高,爐內氣氛易控制,加熱溫度均勻,設備機械化程度高,因此多用于鑄錠品種規格多、批量大的重有色金屬生產。中頻、工頻感應加熱爐具有設備占地面積小、自動化程度高,勞動條件好,沒有污染,產品質量好以及加熱周期短等優點;一般直徑小于130mm的鑄錠可以采用中頻感應加熱爐,直徑大于130 mm的鑄錠則采用工頻感應加熱爐。圓錠加熱將更多地采用感應加熱或火焰爐預熱加感應爐均熱的配置。
加熱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圍繞高效、均勻、節能的目標,進一步改進結構、改善功能。如在火焰爐上強化燃氣預熱、實現完全燃燒、火焰形貌控制、余熱利用;爐內氣氛控制和保護;新型保溫材料的開發以及進出料機構的機械化、自動化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