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罩式帶卷退火爐的操作要點主要有:
1.內罩扣上后才允許抽真空和充氣。
2.抽真空后充氮氣,再抽真空充氮氣;也可在低溫(250℃左右)時邊抽真空邊充氮氣,以便帶材粘附的潤滑劑揮發并排出爐外,然后抽真空再充保護氣進行加熱、保溫。冷卻完畢后,再抽真空,充氮氣出爐。
3.充氮氣充氫氣相互交替,不能同時進行。
4.黃銅退火時可能有脫鋅現象,產生鋅蒸汽附著在內罩內壁或循環風機上;帶材表面軋制油等潤滑劑未擠凈,加熱時揮發、炭化也會附著在內壁和風機上,要及時清理,防止二次污染帶材。
5.退火工藝最好采用“低溫排煙——高溫快速加熱——適當保溫”的原則,既有利于保證表面質量,又能保證性能均勻、提高生產效率。
6.退火完畢,一定要充分冷卻到60℃以下方可打開內罩。
氣墊式退火爐的操作要點是什么?
A.掌握退火產品規格
氣墊式退火爐廣泛地應用于銅及銅合金的成品退火,要求在同一個爐上退火的帶材最厚規格與最薄規格之比在15左右,最寬規格與最窄規格之比在2左右。而且同一條帶材的厚度與寬度應有一定的比例,約1:250(最?。?。
B.不同功能系統的操作要求
氣墊式退火爐主要設備有7大系統,操作時要根據設備功能要求,分別控制不同的工藝參數和要求。
1. 脫脂、鈍化裝置。冷軋后的帶材表面附有薄膜厚度在2~5μm的油層和臟物以及成品的長時間放置輕微氧化等。因此帶材在退火前進行脫脂、成品生產鈍化就十分必要,保證脫脂液、鈍化液的溫度及濃度十分必要。配比時必須保證配比用水質量。
2. 對中控制系統。氣墊式連續退火機列很長,所以時刻注意前后活套塔出入口、氣墊爐出口和卷取機前分別裝的光電作用的對中輥運行正常,以保證帶材不偏離機列中心線,防止出現帶材卷邊、刮壞設備和邊緣卷取不齊,給下道生產工序造成困難。
3. 張力控制輥。根據不同區段設制的S輥,機列不同區段的張力控制不同,帶材通過爐內高溫段時,爐內張力必須是很小的,通常情況穩定在50~1200N,其他區段的張力一般帶材為2.0~8.0N/m㎡。
4. 氣墊爐爐子區段。
它是帶材氣墊退火的關鍵設備。包括密封裝置、加熱段、冷卻段及水封裝置。
爐子的入口用“鎖氣室”、密封輥等裝置進行氣封。爐子的出口是水封的,帶材經冷卻段冷至80℃以下,然后經由水封槽出爐。水的溫度一般應在40℃以下。
氣墊爐是利用氣體浮動原理工作的。上下噴嘴交錯排列。噴嘴噴出的氣流主要形成對帶材的支撐力。一般退火較厚的帶材,采用較高的風機轉速,薄料反之,通常反級轉速為600~1200r/min。
爐溫可以分區控制或整體控制。爐溫控制在±5℃范圍內,一般不同牌號的料爐溫控制不同,牌號相近的料爐溫控制基本一樣。不同厚度采用不同的機列速度。
5. 清刷機的轉速及旋轉方向
速度一般控制在800~1200r/min,通常旋轉方向同料的運動方向相反。清刷的壓下電機功率一般不大于額定功率的50%。